2021重庆论坛 | 【对话】安全问题:新能源智能汽车成长的必答题

日期:2021-06-13 16:05:27

来源:中国汽车趋势网

2020年,在乘用车整体车市下滑6%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迎来11%的两位数正增长,新能源汽车已经从政策驱动跨入市场驱动的新时代。然而,市场的火热并不能掩盖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相对于内燃机汽车,新能源智能汽车的安全问题有什么特殊性?是成长之痛,还是冒进之殇?如何面对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6月13日,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展开了一场以“安全问题:新能源智能汽车成长的必答题”为主题的头脑风暴。会议由车讯网总编辑张宇星主持,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邓承浩、恒大恒驰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智能科学院总工程师张剑锋、赛力斯智能及网络安全总监、首席专家张军、上海淼铄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佳音、中国汽研高级专家,数据产品部部长、中国通用汽车集团信息专家程端前参加了讨论。


邓承浩:打造绝对安全的电池

随着新能源的普及,消费者对动力电池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邓承浩认为,这种担忧一方面来自于人们对新事物的畏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电动汽车热失控之后的剧烈和难以控制。

如何确保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邓承浩建议应该从三个方面去努力:“第一,规避机械的滥用。把电池保护在安全的位置,力争在交通事故出现的情况下不损害到电池;第二,要用好、选好电芯,一定要在安全的边界下使用电芯,不能为了某些性能忽视了安全;第三,在集成手段上去创新。电芯本身热失控是有一定概率的,但是在总成级别和整车级别做好防护可以规避事故的扩大,甚至可以直接让事故不发生。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最后可以得到不起火、不爆炸的绝对安全电池。”


张剑锋:“云、管、车”三方面保护信息安全

张剑锋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要从电池电芯的保护、高压系统的管控和整车系统控制三个方面去预防。其中,在最为关键的电池电芯方面,除了要对电芯电压、电流、温度进行最基本的监测,还需要利用云端技术去根据它的历史趋势精确预测热失效的风险。此外,从开始电池的生产、制造、使用到最后拆解报废,对电池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也是对电池安全的一个有力保障。

随着新四化的发展,现在的车要和万物要相互连接,对信息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张剑锋指出:“智能汽车安全防护具体应该从云端、管端、车端三个方面去努力。云端IT技术要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的重要性不需多言;在管端,OTA要进行信息加密,上传下达的信息不能被攻破,通过信息协议从通信角度去防护;车端的安全是整车企业的重点,T-BOX网联模块必须有防火墙,V2X的接口也必须做好加密措施。”


张军:车企的最大痛点是人才短缺

张军介绍:“汽车的安全分为两大类: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功能安全在汽车安全领域并不陌生,针对动力电池做的各种可靠性设计属于功能安全的范畴。但是随着网联化、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应用,汽车对外的信息交互范围变宽了,外界的服务程序可以调用汽车的服务接口做应用场景的新增服务,但在这一过程中要防止一些恶意攻击者入侵车辆内部。”

此外,隐私数据的安全是智能汽车需要面对的另外一个难题,为了提供更加个性和便捷的服务,包括个人的画像、银行帐号、通信簿、驾驶习惯、日常的行驶路线在内的个人数据在智能汽车里面不可避免要被采集,这些数据如果被盗取利用,也会存在一个隐私安全泄露的隐患。

张军认为,对于车企而言,最大的痛点就是整车企业缺少汽车信息安全的专业人才。如何搭建组织、采用怎样的研发流程、需要什么样的软件工具,这些问题都是整车企业急需努力攻破的新领域。


郑佳音:解决安全问题先要解决芯片问题

智能驾驶是否能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关键在于安全性。安全性除了体现在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意外,还体现在供应链的安全上。智能驾驶对芯片的依赖越来越高,但中国汽车产业90%以上芯片靠进口,芯片既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也是中国汽车卡脖子的问题。

郑佳音表示:“芯片的自主可控是智能汽车安全问题的重要内涵,目前的芯片产业被少数几家国外公司所垄断,国产芯片的崛起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好消息是自主芯片现在迎来了萌芽和快速发展的阶段,我相信在未来三年之内可能会异军突起,在一部分领域会赶超欧美品牌。”


程端前:利用数据将隐患消灭在摇篮里

程端前表示,新能源汽车安全出现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新”方面。“第一是新的应用场景,新能源汽车面临的场景越来越多,新能源网约车越来越多,甚至有人会开着新能源汽车走川藏、极寒地带,新的场景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第二是新技术,动力电池和燃油机不一样,燃油机的技术经过140多年的发展技术比较成熟,动力电池还处于成长期,很多原理还没有完全厘清;第三是新的速度,近几年对汽车创新的要求特别高,黑科技上车的速度越来越快,近三年技术上车的新功能比过去十年还多,这些新技术也会带来新的安全隐患。”

对于新能源汽车中的安全问题,程端前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不仅要从电芯、电池、总成和整车各个方面去应对,还应该发挥数据的价值。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利用数据提前预警热失控的先兆特征,及时干预,把问题消灭在摇篮里,而不是等事故出现之后再去处理。


热门文章

关注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