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重庆论坛 | 【对话】企业创新,常说常新

日期:2021-06-15 11:16:58

来源:中国汽车趋势网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快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保住这个地位,核心在于创新。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把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把中国产品转变为中国品牌,把中国速度转变为中国质量依然要靠创新驱动。然而,中国汽车企业该如何创新?


6月13日,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研讨环节,中国汽车报社社长 辛 宁,长安汽车大数据中心总经理 张玉祥,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泓泽,混沌创新力发展研究院负责人 张雷,就“走创新之路提升企业内生动力”的话题各抒己见。


辛宁:企业创新要理清九个关系

辛宁认为,我们已经由工业文明社会上升到数字文明社会。在他看来,如今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发生巨大变化,企业要想创新必须理清以下九个关系。


“一是生产关系的重构,企业必须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二是环境关系的平衡,在大变革过程中,社会关系、产业关系、用户关系、市场环境等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要想发展要理清环境的平衡关系。三是产业关系的融合,融合是你中有我,大家互为中心;四是价值关系的协同,过去在机械时代、工业时代抓住一次机会就会获得暴利,将来没有了;五是人文关系的传承,在智能时代,产品被赋予了精神的力量,具有智能,可以思考,可以交流,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找到用户人文关系传承;六是数据关系的共享,当前的难点是如何打通数据,数据关系的共享是要解决的。七是法规标准关系的衔接。过去法规关系全是独立存在的,未来万物互联时代人和人的联接只占20%,物和物联接占80%,必须有一个接口;八是企业用户关系的联接,一是企业和用户如何联接?二是用户关系和企业平台数据怎么打通和联接;九是商业关系创新,工业文明时代,商业关系的立足点是利己的,到了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时代,商业关系的立足点是利他的。”

辛宁认为:“大规模定制时代来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所以商业模式出行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未来,能源多样化时代,纯电动是发展方向,时代给中国的汽车行业,中国的汽车产业带来的机会大于挑战。但是企业赢得机会的前提是必须转变观念,大变革时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仍然按过去的思路和逻辑办事。”

张玉祥:创新创业实现中国汽车强国梦

当前,生产要素已经发生改变,数据成为了主要生产要素。在此情况下,汽车企业创新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长安汽车就是典型的代表。

张玉祥介绍说:“我们始终坚定不移的打造自主品牌,2020年自主品牌销售突破了150万辆,自主品牌的占比达到75.3%。”


长安汽车大数据中心总经理 张玉祥

“长安成绩的取得源于2017年开始的第三次创新创业。”张玉祥分析说,“从2017年到2018年长安经历了低迷的阶段,2019年到2020年走上上升通道。第三次创新创业,整个长安的战略定位是智能、低碳的出行公司,优势是制造,我们强化制造优势加快提升科技能力,以科技为手段智能化、电动化为特征,向共享产业、生态产业发展,形成新汽车、新生态的产业公司。向四个方面转型:一个是服务客户向经营客户转型,以及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型,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亲能源转型,以及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出行解决方案转型。”

数字化方面,长安取得了重大进展。张玉祥介绍说:“长安数字化是围绕天上一朵云、空中一张网、中间一平台,地上全场景重构新的商业模式。我们会把数据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来推动企业从自治化的运营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商业模式也依托这个平台,从以前卖产品盈利转变为软件创新的服务模式,都成为我们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融合生态创新发展,主要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不断提高内在的竞争力,内核的核心力,以及外聚优势资源以多元化的方式,开放性的共享思维,共创技术创新,深耕汽车全价值链运营,与腾讯、华为、百度合作建立了创新中心。长安整个组织模式的设计,也是按照互联网思维前台、后台、中台的方式来设计的。主要围绕这三大块创新,取得比较重要的成绩和突破。”

杨泓泽:创新必须付诸行动

在杨泓泽看来,当前汽车产业已经不需要讨论要不要创新的问题,而是该讨论创新如何落地、马上付诸行动的问题。


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泓泽

汽车人要面对多条赛道同时竞争。杨泓泽分析称:“过去135年汽车发展的变化加起来赶不上未来10年多,未来10年汽车不是任何传统意义上的汽车了。对于今天在座的汽车人来讲,汽车产业过去是独立的赛道,只要跑得稳、跑得好、跑得久就够了。今天技术路线的改变,导致了面前出现无数的困难,比如新能源是非常广义的概念,在技术路线上,有电动车、燃料电池等等多条路线摆在面前。传统的车企不得不在这些技术路线里面去作选择,做自己的投入,每个投入不仅花的是财力,花的更多的是时间,机会成本、时间成本等等,所有的变化都产生。”

消费者对于汽车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杨泓泽认为:“如今,消费者不再关注汽车本身。80后、90后、00后给中国品牌非常好的机会,这个机会是什么呢?是消费者对于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宽容度和接受度,这个接受度给中国品牌和造车新势力非常多的机会。我们消费可以接受包括20万、30万、40万、50万元以上的中国自主品牌,在5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我自己在自主品牌做了很多年,当年我们提升1万块钱的销售单价都是非常艰难的过程。今天,20万-30万元的中国车都被消费者接受了,但同时,消费者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产业重构推动了汽车营销领域必须创新。杨泓泽介绍说:“未来主机厂会把库存的责任背在身上,通过金融公司管控各地库存,进而把定价权拿回来,所有的授权都是统一的,经销商就是线下服务店。新的模式下,整个产业链重构,厂商关系重构。对汽车厂来讲营销创新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

张雷:企业创新的关键是组织活力

汽车行业上下游企业都在强调创新,但是大家该如何行动?

张雷认为:“首先要明确创新到底干什么?目标是什么?其次要明确创新解决什么问题?创新解决的问题包含战略的问题、营销的问题、运营的问题、组织的问题等等。过去中国企业不需要创新,原因是只要重复别人的路径就行。现在在技术大变革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要应对和处理不确定性、跳跃性和非连续性的问题。”


混沌创新力发展研究院负责人 张雷

在张雷看来,创新的核心在于认知和思维。他介绍说:“部分企业在行为上很容易陷入低水平重复,不断试验、不断地重复。在前些年,各个行业中的企业一直是这样的状态,在低水平重复,引领不了这个行业。所以,我们在做创新最高价值的事情,现在要探索,有价值的商业创新增值最大化的来源在什么地方?研究了中国大量的企业,我们发现你的认知和思维引领决定了你的行为,行为带来你的成果,成果带来验证。这个思维不一定是对的,但是创造思维是做假设验证和迭代的过程。原来认为迭代就是尝试,不对,应该先有思考,再有偿试,再反馈。真正创新的能力来源在于思维能力。一家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主要区别不在于你投多少钱,不在于你做多少尝试,而在于每做一个尝试,你的思考、你的认知有没有升级。”

“企业创新的关键是组织活力。”张雷指出,“一个公司要快速变化,必须建立创新型组织,能够对复杂的商业环境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适应性来自于进化活力。企业的资源、人才、机制文化都可以一分为二的看待,有一部分人是帮助你处理确定性的,有一部分人是处理不确定性的,一个企业的发展越成熟,公司所有的机制、所有的人、所有大量的资源在处理确定性,比如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这个东西越多,外部的变化越不适应,所以大公司还要考虑,有没有分头看外部势力的不确定性,有没有能力处理这个东西,这个能力比较高就显得公司年轻态,这个能力比较低就显得老化。”

热门文章

关注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