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我的兄弟﹣陈建国

日期:2022-05-16 16:37:46

来源:中国汽车趋势网

5月16日上午,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原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陈建国同志追忆活动在万佛华侨陵园举行,原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在追思仪式上致辞追忆陈建国副司长,全文如下:


原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

孙红、佳佳,各位建国的亲朋好友:

今天,是建国离开我们21天的日子,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追思你们的好丈夫、好父亲、好兄弟,我们的好同事、好朋友——陈建国同志。

没有丝毫的前兆,没有丝毫的预警,建国就这样猝然而逝,匆忙而去。一切来得如此突然和仓促,让我们至今仍然无法相信、无法接受这个无比残酷的事实!

21个日日夜夜,建国的音容相貌总是经常浮现在眼前,感觉他没有离开我们,往事依稀,泪眼朦胧,回忆与思念不断萦绕在脑海中。

陈建国同志出生在1953年3月,1969年到黒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农业工人,1970年参军在北京军区炮兵当班长,1975年转业到北京汽车制造厂工艺科工作,从此拉开了建国同志从事汽车行业长达40年的生涯,直至2014年退休。

1985年国家经委机电局局长倪益瑾和姜季炎同志到北京汽车制造厂,从工厂推荐的两位同志中考察选调陈建国同志到国家经委机电局机械处负责汽车行业的工作,1986年我有幸调到国家经委机电局船舶处工作,两个处门对门,朝夕相处,每天都可以看到建国,这一看就看了28年。

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国家计委与国家经委合并,我们俩同时到国家计委工业综合二司机电一处工作,自此到2014年退休再也没分开,我们共同经历了国家计委、国家发展计划委、国家发改委的政府机关机构改革,也经历了工业综合二司、机电轻纺司、机电司、经济预测司、产业发展司、工业司、产业协调司的委内机构调整,始终工作在一起。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快乐。风雨同舟、形影不离28年,是我们一生的缘分。我们从没有表扬夸奖过对方,因为这完全没必要;我们也从没有表白解释过自己,因为一切都心领神会。人生之中有此知己,夫复何求!

记得1993年5月,根据李岚清同志的批示精神,我和建国开始酝酿编写《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在南汽驻京办和对面的裕隆饭店,我们两人用了几乎2天2夜的时间,讨论产业政策要怎么写?汽车产业政策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目标是什么?政策思路和发展方向是什么?框架和结构应该是怎样的?未来10年20年中国汽车工业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讨论中您的聪明睿智和远见卓识使我们思路逐步清晰起来,您对汽车行业的深刻了解和专业知识让我们信心倍增。当时没有笔记本电脑,完全靠手写,但我们却凭着满腔热情和对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信念与执著的精神去对待毎一个问题、每一个措词,讨论的主要方式是置疑对方提出的毎一个观点和毎一种提法,一方辩护、一方置疑,有时一个观点或提法要讨论几个小时,直至概念和内涵、措词和用语两人都认可满意为止才开始下一个问题,这个习惯成了我们此后20多年来制定政策性文件的惯例做法。值得一提的是,在诸多讨论中,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同时又要守住中资企业的阵地,即不允许成立外商独资和控股企业问题,我们的认识和点出奇的一致,是争论最少的问题。而且这一观点不仅仅体现在汽车制造业、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船舶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制造业等都有相应的政策,直至我们退休。

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由国务院正式发布并实施。今年是《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发布第28年。毋庸置疑,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主导思想和核心要义是经得起历史实践检验的,即使在今天,一些提法仍为业界所认同,这说明我们当年付出的心血是值得的。真实、更有效,为整个轨道交通产业装备在自主安全可控方面做出了贡献。

2014年4月,我过了62岁、您过了61岁,我们同一天退休了,也卸下了沉重的担子。自此各奔东西。虽有几次见面,但更多的是微信联系着我们,在我“芳华依旧”的朋友圈里,你几乎每周转发一篇有深度的文章。建国你知道吗?在每天成百上千的文章里,凡是您转发的文章我必读,感觉我们又在讨论问题了,每次都深有感触、获益匪浅。但最后一篇的转发是3月16号,之后再也见不到了。

建国同志:

您在国家机关工作近30年,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总是能够很好的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不辱使命、不负众望,深得领导的信赖。您不卑不亢、襟怀坦然、平易近人,深得同事的爱戴。您直抒己见、直言不讳,个性鲜明,令不同意见者尊重。您勤奋好学、渴求知识、积极进取。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经常挤出时间去上课,在职攻读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专业的博士学位,学习精神令人敬佩。您独特的人格魅力,使您在汽车界、城轨装备界有众多朋友,愿与您沟通交流、推心置腹、畅所欲言、无拘无束。您是一位好男人,对妻子相敬如宾,对女儿舐犊情深,对父母尽心尽孝,对家庭满怀深情,许多家务事亲力亲为,跟您做邻居五年,常常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得出来。

您走了,静悄悄地走了,从此,女儿失去了一个慈爱的父亲,妻子失去了一个温情的丈夫,姐妹们失去了一位好兄弟。我们失去了一个好同事、好伙伴,业界失去了一位智者。长歌当哭,逝者逝亦,生者善之。我相信,在中国汽车业界、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业界,人们不会忘却您所做出的贡献。

建国,你就安心的去吧,天堂路远,愿君一路平安。如有来世,我们再度携手!

安息吧!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热门文章

关注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